徐杨,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专职辅导员徐杨,她投身襄汽学生工作八载春秋,始终坚守“立德树人”初心,以饱满的热情、无私的奉献和深入的耕耘,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。
一、 肩挑多担,勤勉奉献,学管工作的“多面手”
徐杨老师之前担任学院学管秘书职务,这份工作千头万绪,责任重大,是连接学院与学生的重要桥梁。她以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责任心,将学籍管理、学生资助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学生会管理等多项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。
在学籍管理方面,她严谨细致,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入学注册、信息变更、学籍异动、毕业审核等环节准确无误,实现了“零差错”,为教学管理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性强,关乎教育公平和学生切身利益。徐杨老师深入理解各项资助政策,用心用情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、帮扶工作。她不仅确保国家奖助学金等各项资助精准落实,更注重“扶贫”与“扶志”“扶智”相结合。
心理健康教育是她始终高度重视的领域。她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,参与相关培训,初步构建起学院心理危机的预警与干预机制和朋辈心理帮扶小组。她通过真诚的沟通和有效的疏导,帮助许多学生度过了适应困难、人际困扰、学业压力等心理难关。
在学生会管理方面,她注重培养学生骨干的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能力。她指导学生会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,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组织协调能力、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。
这八年间,因工作表现突出,徐杨老师多次荣获校级“优秀班主任”、“优秀辅导员”、“先进教育工作者”、“育人楷模”等荣誉称号。这些荣誉背后,是她无数个加班加点的夜晚、是她与学生们一次次深入的交谈、是她对工作极致负责的态度和对学生深沉关爱的累积。
二、 聚焦心育,创新模式,心理健康的“守护者”
2025年,根据学院整体工作安排,徐杨老师的工作重心调整为主要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。
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工作,她不断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,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。她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,结合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、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。
为了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她积极推动组建院系朋辈帮扶小组。在她的悉心指导和带领下,“朋辈帮扶小组”很快成长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力量,构建起了“及时发现、初步干预、有效转介”的快速反应通道。
三、 坚守初心,抱病前行,学生们的“知心人”
长期超负荷的工作,让徐杨老师的身体发出了警报。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脱出和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。医生多次建议她卧床休息,领导和同事们也心疼地劝她多注意身体,避免过度劳累,但对学生的牵挂和责任让她无法放下工作,她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,从未因疾病而耽误工作。
这种“轻伤不下火线”、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,更赢得了学生们发自内心的爱戴与尊敬。在学生眼中,她不仅是老师,更是可亲可敬的“知心姐姐”和“人生导师”。
四、 润物无声,立德树人,教育事业的“耕耘者”
徐杨老师始终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,她的工作日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是由无数细微之处的关怀、琐碎之中的坚守、困难面前的担当汇聚而成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“以生为本”,什么是“爱与责任”。
多年的付出,收获了丰硕的成果。她所带的学生中,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,有的走上了管理岗位,有的继续深造学习。每逢节日,雪片般飞来的祝福信息和返校探望的急切身影,都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肯定。
徐杨老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、高尚的道德情操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仁爱之心,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风采。未来,她将继续扎根于这片育人沃土,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学生铸魂引路工作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贡献自己的力量。